2010年四川安全文化论坛
论文征集进入高潮
【本会讯】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意见》后,又发出《关于征集2010年四川安全文化论坛论文的通知》,省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受省安办的委托发出通知,要求今年参加验收的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撰写有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的论文。目前论文的征集已进入高潮,截止三月二十八日,已收到安全文化论坛论文一百二十余篇,有的单位还将在近期组织集体报送。
在论文征集过程中,四川省教育厅以安函[2009]8号文件要求各市州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协助做好2010年安全文化论坛论文的征集工作;泸州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等专门发文转发省安办论坛征文的通知;四川工人报、四川经济日报等媒体也对论坛征文征集进行了专项报道。
论文征集截止日期为4月底,5月份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省协会钟兆基理事长到攀钢劳研所
进行职业健康现场调研
【攀钢集团公司劳研所讯】2010年3月5日,四川省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钟兆基理事长到攀钢劳研所调研,劳研所王爱明所长和主要科室负责人参加了调研会。劳研所汇报了攀钢职业卫生工作和在攀枝花市开展职业卫生工作情况,介绍了主编的《作业场所职业病防治培训教材》和《作业场所人员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培训教程》两本书。与会者就有关职业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钟理事长充分肯定了攀钢职业卫生三级预防工作模式,高度评价了劳研所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新(改、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治理、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与治疗、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培训等方面所做的工作。钟理事长强调:随着国家职业健康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职业健康工作将进一步深化和规范,攀钢劳研所要在政府行政资源开发和机构作用发挥上进一步突破,增强市场意识,推进职业健康事业的发展。
省安办到中国石油四川销售仓储分公司
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现场调研
【省协会学术部讯】受中国石油四川销售仓储分公司邀请,3月10日,省安办法律法规处王翔林副处长、张晓明调研员会同四川省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成都市安监局有关处室领导、成都市金牛区安监局主要领导等到中国石油四川销售仓储分公司做安全文化建设调研,进行了现场考察,并听取了工作汇报。
中国石油四川销售仓储分公司始建于1956年,1958年建成投产,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成品油中转基地。公司有在用油库1座,总面积186亩,库容12. 6万立方,具有铁路收发油、管输收油和公路发油的功能,油罐计量、公路铁路发油、监控系统等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年收发成品油能力400万吨以上。公司主要承担成都市及四川省内11个配送中心的成品油配送中转任务,以及受西北、西南等大区公司委托配送油品到云南、贵州公司油库的中转任务。
公司按创建四川省安全文化示范企业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组织全员参与,设立专职组织,提炼出建司52年来的安全发展精粹,并将具有行业特色的安全文化与政府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创建仓储公司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目前该公司正按照四川省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验收标准进行创建活动。
为企业安全植入文化基因
西南油气田输气管理处建设特色安全文化
【省协会学术部讯】近3年来,西南油气田输气管理处从转变安全文化观念入手,全面加强安全物态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建设,安全生产呈现良好态势。2007年,输气管理处成为西南油气田“安全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他们的安全文化示范建设很有特色,省安办法律法规处王翔林副处长和有关同志最近专程到输气管理处进行安全文化现场调研。
据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西南油气田输气管理处建设特色安全文化纪实》专题报道,他们的主要作法有:
(一)重塑安全格局文化
几年前,输气管理处梳理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在粗放管理、流程不清、职责不明、监管不力、“三违”时有发生等原因背后,员工普遍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和责任心缺失的现象,特别是在输气站一线,部分员工习惯“表在走,气在流,工具锁进柜里头”。这些现象表明,必须采取措施唤醒员工的安全意识。
一场安全大讨论迅速在输气管理处铺开。2006年,输气管理处提出“8个重新认识”,从8个方面调整工作思路,对输气管理处的职能重新定位,重新认识天然气管道运行风险性等重要问题,并从安全基础着手,狠抓各项管理工作。
在借鉴杜邦公司的经验下,输气管理处安全生产治标的同时提出了治本方略。他们起草了管输安全文化建设的《规划》,制订了《实施细则》,着力打造具有输气特色的管输安全文化,并很快形成全员参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文化建设格局。经过多年努力,输气管理处形成了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二)深化安全观念文化
“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集团公司的安全理念无时不在提醒输气管理处。
输气管理处把引导全员树立安全理念作为建设管输安全文化的切入点,编辑出版《安全文化手册》,既有天然气安全规程、特种作业知识、天然气管道保护和HSE等专业知识,也有国家的安全方针、集团公司的安全理念,还有杜邦、西气东输等国内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包括一封封《安全家书》等在内的直观描述,让员工耳濡目染,受益匪浅。
为确保管道安全,输气管理处清理规范管线安全标识3000多公里,新增里程桩、标志桩3万多个,还在管道沿线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开发区等关键区域全部设置宣传牌、警示牌。通过规范安全标识,不仅向社会公众传播了安全理念,也促进了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的贯彻落实。
同时,各作业区创新安全生产践行形式。合江、成都输气作业区在各站场设置了安全宣传“动漫墙”,用生趣盎然的漫画潜移默化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先后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大家谈”、安全演讲等活动。
(三)强化安全物态文化
为夯实安全基础,输气管理处把目光聚集在新建管网、老管线的隐患整治和优化运行上。
2006年以来,这个管理处新建管线约1000公里,改造旧管线约500公里,使管道新度系数由33%提高到58%。尤其是川内第一条数字化管道——北内环输气管道和南干线西段复线管道的投运,优化了四川油气田管网结构,形成了“高低压分输、输配气分离”的格局,提高了管网调配能力和应急状态下的保障能力。
为消除老管线安全隐患,输气管理处先后投入1.2亿元专项资金,采取拆、改等方式,消除违章占压隐患3000余处,加快了隐患治理进程,降低了管道隐患威胁。
技术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输气管理处先后引用了CCI调压阀、超声波流量计等先进设备。这个处自主研制了新型清管器、阴极保护电位微功耗采集器等,对16条共1292公里管线进行了智能检测,对42条共2811公里管线进行了常规检测,对3600余处缺陷管段进行了补强或换管。同时,实施SCADA系统扩容,利用管网模拟技术、无线数据远传采集、管控一体化系统,实现了管网重要站场、阀室的数据采集分析、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为安全平稳输供气提供了技术和产品支持。
(四)提升安全行为文化
安全生产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为彻底改变“职责不明、界面不清”的现象,输气管理处重新发布规章制度153个、管理工作流程363个,规范基础资料456种。
输气管理处开展了“五个清楚”和“六条禁令”学习达标活动,处党政领导带头学习、考试、执行,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员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和执行力。他们率先设置安全生产监督站,建立了员工“三违”记分台账,加大了处罚力度。
输气管理处发现,输气管道、站场发生的事故,除了在管线周围违规挖砂、放炮等行为外,在实施管道停气整改及恢复生产工程中的违章操作也极易引发事故。通过对近3年60余次干线停气连头及投产投运工程的总结,这个处归纳出“8953”输气管线停气碰口经验,并形成制度严格执行,初步实现由“事后处理、事后防范”到“本质安全、超前预防”的转变,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二滩水电开发公司加强应急意识培训和宣传
编写出版《水电站开发建设运行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管理指南》
【省协会培训部讯】为贯彻落实《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规范应急管理工作,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毛学工副总经理担任编委会主任、李丹锋安全监察部主任担任主编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安全事件四方面对该公司的应急预案进行编修。
为进一步加强应急意识的培训和宣传,从水电站开发建设运行生产的全过程出发,紧扣水电站开发建设、运行、生产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预案编制方法这一中心,在介绍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同时,通过列举相关领域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应急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阐述,形成了《水电站开发建设运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指南》,旨在提高水电站开发、建设、运行过程中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
该指南主要内容包括:水电站开发建设运行生产安全事故概述,水电站开发建设运行生产应急管理与体系建立,水电站开发建设运行生产应急预案编制,水电站开发建设运行生产安全事故预防与预警,水电站开发建设运行生产应急教育、培训和演习,水电站开发建设运行生产应急响应,水电站开发建设运行生产应急处置与救援行动,事故调查处理,水电站开发建设运行生产应急恢复、应急结束及后期评估以及相关知识附录。(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监察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