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江市针对职业健康监管“基层薄弱、基础脆弱”的问题,从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入手,狠抓了职业健康监管“双基”建设,取得了明显效。
一是狠抓了监管月报制度的建立。为及时准确掌握全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进展情况,提升监管工作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严格督促县(区)、乡镇(街道)人民政府认真履职,内江市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实行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月报制度的通知》(内安监发[2012]25号),要求各乡镇(街道)于每月2日前将上月的职业健康监督检查、隐患排查、检测申报、“三同时”监管、培训持证、事故调查处理等内容报所在县(区)安监局,并由各县(区)安监局汇总后于每月5日前报市安监局。
二是狠抓了监管台帐档案的完善。为准确掌握全市存在职业危害企业数量、种类、行业及地区分布、接触人数、防护设施配备和职业卫生管理等现状。内江市在120个乡镇(街道)范围内开展了调查摸底,建立了包括企业基本信息、申报、检测、体检等12项内容的监管台帐,建立了包括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组织机构、防治制度、操作规程、人员培训、监护档案、应急预案等11内容的监管档案。目前,内江市所有县(区)、乡镇(街道)的监管台帐和重点企业监管档案已全部完成。
三是狠抓了重点企业的监管。今年以来,内江市安全生产工作确立了以80%的精力抓好20%企业的工作思路,据此,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加强职业危害重点企业监管工作的通知》(内安监发[2012]73号),将涉及石英砂、石棉制品、木质家具制造、粉尘与高毒物品等247家企业确定为全市职业危害重点监管企业,要求各乡镇(街道)安办每季度,各县(区)安监局每半年对辖区内的职业危害重点企业至少要进行一次职业健康监督检查,市安监局进行一督查或抽查,从而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职业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
四是狠抓了企业基础资料的管理。内江市针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基础资料漏项、缺项较为普遍,健康监护档案管理不规范的现状,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加强企业职业健康基础资料管理工作的通知》(内安监发[2012]72号),要求各相关企业必须在今年9月30日前,完善包括机构建设、防治管理、申报检测、教育培训、健康监护等11大类,66小项内容的基础资料。督促企业查缺补漏,建立完善基础资料,从而规范了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行为,推动了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促进了监管工作的全面跟进。
五是狠抓了职业危害的申报检测。为加快推进职业危害申报工作,今年,内江市将职业危害申报检测作为监管监察的重点内容,严格督促县(区)及企业全力做好职业危害申报检测工作,提出到2012年12月30日前企业检测申报数占应完成检测申报企业总数的90%以上的目标。截止目前,全市已完成备案企业498家,待审查企业67家,已注册未填报企业45家,正在填报企业121家,共计731家企业已进行或正在进行职业危害申报检测工作。较去年的145家企业上升了586家,上升幅度达405%,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实现了申报检测数量和质量的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