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的染房街(资料照片)

2007年,即将改造的染房街(资料照片)

位于染房街旧址的小商品市场人流如织
□商户:这代表我们都是染房街过来的,我们是做小商品的行家
□街办:未来的染房街将修建成一条长390米、宽18米的商业步行街
日前,一则“千年交子街将在成都重现”的消息颇为引人关注,新的交子街可能将由现在的香巷子更名而成。四川省民俗学会理事蒋守文坚决反对把香巷子改成交子街,“交子街明明就是现在均隆街的一段,怎么能用别的街道来代替,将来难免会产生误解。”
城市的迅速发展、道路的拓宽改建,让一些千百年来留传下来的街道和地名,不得不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的尴尬。有的街道还在,但物事已非;有的标识尚存,但道路已变。一条条街道的消失或重生,记录着这个城市的发展和变化。记者再次踏入成都的大街小巷,追忆那些曾经的城市坐标。
现在,无论是在电子地图还是纸质地图册上,都已找不到染房街的坐标了。2007年,这条早在宋朝就有的街道被完全拆除。拆除前,这里曾是成都闻名遐迩的小商品市场,有着“市中心荷花池”的称号。不过,现在的盐市口仍有着一条“染房街”。虽已不是过去的那条嘈杂小街,但曾经的商业符号却在这里留传下来。成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染房街的名称是不可能消失的,这条街道也不可能被就此注销。相反,染房街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重新出现。
【商户搬迁】
称临时巷子为染房街
染房街,至今在盐市口商圈里还是颇有名气。但记者在好几个人的指引下,仍没有马上找到染房街的所在。从大业路拐进梨花街,不到50米,右边就有一块硕大的牌子,写着染房街小商品市场,但这只是一座商城,街道又在哪里?最后,在北京华联商厦和一块正在施工的空地中间,记者终于找到了如今的“染房街”。
街口立了块牌子,上面写着“百年老街”,可附近一名守车的大爷说,百年老街不是说染房街,指的是整个盐市口。的确,现在的染房街看上去配不上如此称号,这里甚至不能称其为一条街,总共不到200米长,10米左右宽,左边是北京华联商厦临街的铺面,右边的商铺只有一层,全部是临时建筑,后面一墙之隔的空地上正在紧张施工,染房街的原址就在那块空地中。据说不久后,一幢30多层高的商业大楼就将拔地而起,“现在这里就是临时的一条巷子,只是
以前在染房街做生意的商户都搬到了这里,所以大家还是叫染房街。”守车大爷说。
如今“染房街”里的业态,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仍是以小商品为主,商户们站在铺子门口,大声吆喝招揽顾客。时值午后,街上行人并不算多,“生意一般,现在到处都买得到小东西,不一定非要来这里了。”一名商户说。
【无门牌号】
商户自制门牌号怀旧
李红玉(化名)和丈夫在染房街做了8年生意,从过去的老旧房屋,到现在的临时商铺,她亲眼见证了染房街的辉煌与蜕变。
“当年在染房街发了财的人很多哦。”李红玉说,以前的染房街有500米左右长,比现在这里要窄许多,但生意却异常火爆,因为这里是当时成都市中心唯一的小商品市场,“冬天来买帽子棉袜,夏天来买丝袜短裤,一年到头生意不会断。”现在成都很多的富商巨贾,当初都是在染
房街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李红玉的铺子现在卖洗脸盆之类的生活用品,生意尚可,她一直很遗憾当初没抓住机会,现在再想赚大钱已经很困难了,“一年的租金都是四五万了。”
染房街真正的住户、商铺房东是很少亲自经营的,都是把铺面租出去坐收渔利,来开铺子做生意的都是像李红玉这样的外来人,“搬迁不搬迁不重要,哪里有生意我们就去哪里。”话虽如此,染房街长久以来的商业符号,却被李红玉们带到了现在的地方,街道右侧的一排临时商铺,按道理都是没有门牌号的,但每家商户都在自己的招牌上统一编上了过去在染房街的门牌号,“这代表我们都是染房街过来的,代表我们是做小商品的行家。”
【不会消失】
染房街将旧貌换新颜
李红玉说,等背后的高楼修好后,现在这排临时商铺被拆除是迟早的事,但她并不太担心,
“生意到处都能做嘛。”
染房街会不会就此完全消失呢?成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染房街的名称是不可能消失的,这条街道也不可能被就此注销,即使现在染房街的原有街道已经不在了,但临街住户的户籍仍保留在染房街,“变更或注销一条街道的名称,涉及到例如户籍更改等很多问题,民政部门一向十分谨慎,需要征询各方面的意见。”
而事实上,染房街也不会消失,反而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重新出现。盐市口街道办方面介绍,染房街将被重新规划在新的商圈中,未来的染房街将修建成一条长390米、宽18米的商业步行街,染房街的背后还将建设一座大型的国际商城。
到时,染房街将连接天府广场商业圈和春熙路商业圈,成为这两个商业圈的核心。未来染房街的经营业态也完全靠市场决定,“肯定还是应该做小商品,这么多年的名气都摆在这里了。”李红玉说。记者 付真卿 程渝 摄影 杨涛
相关链接
“名不副实”的染房街
据史料记载,染房街曾傍靠流经城内的金河,明代前此街曾开设土布染色作坊,汲取金河水漂涤。后因金河堵塞,江水不畅,染房业大多迁到城外,城内仅留下江南馆街有家大染房。染房街名至今留存,但沿街小店,已变为卖手工加工的木纺锤、象棋等小木器的街道。解放前的民谚:“染房街,无染房,将帅对阵打麻将”,就是对这条街手工作坊特点的介绍。
本报热线86969110邀您讲述成都老街故事
老成都的味道源远流长,而这饱含历史沧桑的味道,就延传在一条条历尽千年的老街中。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有的老街难免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有的老街在不断的蜕变中与时俱进,旧貌换新貌。成都还有哪些老街正在记忆中消失?有哪些老街在经历着巨变?有哪些老街正焕发着新生?本报开通热线86969110,欢迎您的来电,与我们共同分享成都的老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