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安全要闻-> 安全信息 > 安全信息

成都退休工程师报料 天府广场下还有石马

来源:大成网 作者:* 日期:2010-11-23 页面功能【字体:放大 缩小】【打印】【投稿】【评论

退休工程师王顺清

  退休工程师画图标出位置,指原电信大楼位置地下室处1971年就挖出过石马

  “在今天的钟楼底下,还有一匹石马,当时就是我所在的施工队回填的。”昨天在看过本报有关天府广场汉碑拓印的报道后,四川省电信管理局退休工程师王顺清称,1971年在天府广场修建电信局机房大楼地下室时,他和当时的几名同事挖出了一匹2米多高的石马。汉代石碑刚出土,如今又有“石马说”。1973年曾勘察电信大楼地下石兽的考古专家苟治平表示:“成都地下可能还有更大的发现。”


  土层示意图:

  “成都从先秦起就开始成为一个城市,一直都没有经受过大的衰落,历史文化脉络一直没有断掉。每个朝代的建筑或生活遗迹必定都一层层积累在底下。按照一般规律,唐代的遗物一般埋在地下一米多深,汉代的遗物一般都是两米以下,比如两块东汉石碑就是在五米以下的地层发现的。”——四川大学考古学教授林向

  汉代:容易出现陶器碎片堆积物

  唐代:容易出现青瓷碎片堆积物

  明清代:容易出现青花瓷碎片堆积物——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院江章华


  4米土下尽黄沙 石马埋在钟楼下

  黄沙底下藏石马 马背高出人一头

  “挖过土层后,下面就是厚厚的黄沙。”当时王顺清是工艺设计的助理工程师,在成都电信管理局工作,参与修建了电信局机房大楼的地下室。据他回忆,发现石马时,坑已经挖了4米多深,但是在表面土层以下全都是干净的黄沙。

  石马露头的时候,王顺清和另外4名工程师正在现场,寻着黄沙向下,石马整个轮廓逐渐显露了出来。一直挖到石马的膝盖位置,当天的工程才停了下来。由于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类似的事情,当时整个施工队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石马被放在原位置,两天都没有动。而整个地下室的修建工作也停了下来。

  当时坑里的石马头朝南尾朝北,比普通马要大,全身光滑用青石打造。身高1米66的王顺清要伸长手臂,才能摸到马背。直到今天,他仍然记得,当时的一名工人曾用卷尺测量石马,马头两米多高,整个马身有两米多长。

  注:不同年代的土层在色质上面会产生差别,还会有差别的堆积物存在。由于自然人力的复杂作为各年代的土层会出现交错,并不以地下深度为标准,当然一般情况下,地下越深的地方,年代会越久远。

  工程师画出位置 39年前在此发现它

  “当时的大坑有20米长,15米宽,发现石马的地方就在地下电缆的入口处。”王顺清今年已经70岁,他在纸上画图标出了石马所在的位置。

  当时的电信大楼,顺人民东路一段摆放了大量的通信设备,当时被称为电信管理局的机房大楼,而拐角一段则作为办公使用。王顺清所指的地下电缆入口,就在离机房大楼最东头的近十米处。

  为了赶工期,在石马发现后两天,一线施工队决定将其回填。因为年代特殊,加上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负责一线工程的人员也没有上报上级部门,整件事情就只有在场工人和工程师知道。时隔近40年,电信大楼拆除,当年见过石马的许多人都已作古,在看到本报的报道后,王顺清坐不住了。

  首次“石马说” 谜底何日能揭晓

  《成都城坊古迹考》曾记载:“解放后修建电讯大楼时,掘得一石狮……

  因石兽甚重未能移出,而施工又甚迫促,乃留于原处,其上即为大楼基脚。”“石马说”还是第一次出现,加上此前成都市民熟知的“大楼以石象为地基”说,现天府广场的钟楼所在则更显神秘。

  “底下有东西是肯定的,但到底是什么只有挖出来才知道。”在获知“石马说”后,考古专家芶治平也很兴奋。1973年,他曾去勘察过电信大楼,就因为听说过下面有千年瑞兽的说法。这次听闻“石马说”,芶治平更加确定了这些年的想法:“成都地下可能还有更大的发现。”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院江章华表示,电信大楼下埋有石马的说法,他们也是第一次听到,但是他们已经在着重注意勘察发掘,尽最大努力保护地下埋藏的文物不被破坏。

东汉石碑在天府广场出土

  东汉石碑惊动裴氏后人寻亲

  17日天府广场出土的两块东汉石碑引来了裴代后人。一个叫裴兆松的读者看到《华西都市报》昨日关于碑文中“裴君”的报道后打来热线表示,一旦有人提供最有价值线索为解读裴君做出重要贡献,他将自掏腰包给予感谢。而河东裴氏宗亲会常务副会长裴保林也激动地表示,自己正要组织村里的裴氏宗亲查阅族谱,争取尽快找到关于裴君的资料。

  裴氏后人想寻找最有价值线索

  来自北京的裴兆松近日正在宜宾出差,看到《华西都市报》上对在天府广场出土的两块东汉石碑的相关系列报道非常激动,尤其是关于“裴君”的身份之谜尤感兴趣,他表示自己作为裴氏后人,愿意出一份力:自掏腰包封礼(价值共9999元的2008年三枚金银材质的年份纪念币)对为解读裴君之谜提供最有价值线索的提供者表示感谢。他说:“我自己姓裴,看到如此优秀的裴姓先人在四川有这么大的功劳,我感到很自豪。希望能尽快将这位裴氏先人的相关情况研究清楚。”

  裴氏宗亲负责人欲查阅族谱揭谜底

  汉碑上出现“河东裴氏”四个字,华西都市报记者查阅各种史料发现,河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裴君”会不会是这77位太守中的一位呢?

  21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河东裴氏宗亲会常务副会长、裴柏村村长裴保林。裴村长激动地说:“我刚刚在网上看到了你们成都出土汉碑的消息,之前我们都不知道裴氏祖先中有一位当过蜀郡太守。”裴村长还说:“‘裴君’应该在《裴氏世谱》有记载,我明天就会组织村里的裴氏宗亲查阅族谱,争取尽快找到关于他的资料。”据裴村长说,裴柏村位于山西省闻喜县,全村目前900户人,四分之一以上都姓裴,裴柏村古称“河东”,历史上的裴氏名人基本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在裴柏村,裴氏家族的建筑、碑刻、墓葬等历史遗迹很多。

下一篇:泸州市政府召开全市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    

新闻看点
最新加入企业
最新入库产品
网站声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版权,归四川职业安全健康网和作者所共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转载要求:
转载的图片或者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隐私条款:
除非特别声明,否则文章所体现的任何观点并不代表四川职业安全健康网。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将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