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德阳市宣贯《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专题会议在太平洋国际酒店隆重召开,全市各县(市、区)机械、冶金、建筑、纺织、建材、化工、矿山(非煤矿山和煤矿)行业共计170多家的企业负责人和各县(市、区)安监局局长、分管副局长、职卫科(股)长等200多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德阳市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从摸底调查、分析研究阶段正式转向全面推进阶段。
会上,省安监局职卫处蒲志红同志详细地阐述了全国和我省职业危害的现状,介绍了《暂行规定》立法的背景、目的、意义,强调了实施《暂行规定》对于保障作业场所 从业人员的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对其中的部分条款作了分析、讲解,用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例子给参会的企业代表上了一堂法治课。
德阳市安监局在会上分析了全市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严峻形式。全市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总体上不容乐观,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主体责任不明确。企业对职业病危害和职业健康工作的认识存在很大差距,职业健康主体责任不到位的问题突出;二是点多面广且呈蔓延趋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涉及的种类多,范围广,而矿山、建材、化工、皮革、建筑装饰、电子企业等重点领域职业危害严重,粉尘、苯系物、噪声、高温、甲醛、氨、铅、铬、电离辐射等危害因素众多,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之势;三是职业健康监管监察力量严重不足,致使我市安监系统在职业健康监管监察上处于有职责、有机构,但人员兼职较多的局面。
针对全市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市安监局就下一阶段开展好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要加大力度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管体系。各地要尽快理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体制机制,成立专职机构,配备专职人员,配置必要的职业健康监管执法装备以及通讯、交通设备和工具,保障工作经费,要加强监管队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监管执法能力和水平,争取用一年半的时间,扭转全市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被动局面,使监管工作走上正轨;二要加速开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 各安监局部门要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根据本地区职业病危害特点和工作实际,开展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逐级建立基础数据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彻底摸清我市职业危害种类、分布、程度的“家底”,为即将开展的职业卫生安全许可工作打下基础。各地要在今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申报工作;三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的监督检查。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督检查执法力度,要严肃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职业危害事故责任追究制,对事故责任单位和个人要依法惩处;四要全面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职工体检工作。各安监部门要督促企业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和从业人员进行检测和体检,并将检测和体检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安监部门报告备案,并向劳动者公布。五要大力开展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各地要通过各种形势、各种手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宣传、培训,做到人人皆知。通过宣传、教育、培训使监管人员熟悉和掌握我国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标准,做到依法行政;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及劳动者知法、守法、知防、会防,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